欢迎光临本站!

伦理 法律及社会问题——2015年中国艾滋病学术大会论坛概述

2016-12-02 20:01:50        作者:管理员        来源:原创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6, 22(7)

Chin J AIDS STD, 2016, Vol.22, No.7

预防:

在过去35年中,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和震撼,远不仅仅限于公共健康和疾病控制领域.事实上,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通报全球首宗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案例以来,艾滋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重新塑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它也迫使人类从社会生物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流行性疾病进行再审视:艾滋病的致命性和不可治愈性增加了人类在无知(Ignorance)状态下对疾病的恐惧感和极度不安全感;HIV传播途径与人类隐私行为的相关性,则与过去几千年间人类社会逐步形成的(虽然各个社会间存有差异)对性的观念、羞耻感和所谓伦理观和道德观之间产生了碰撞;如何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几乎所有社会中都曾一度产生争议,人们对“隔离”和“禁欲”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能获得伦理辩护产生巨大分歧;基于对性、性倾向和人类行为不同的认识,以及如何协调少数受AIDS影响人群和大多数普通人群间的利益,都亟须得到伦理检验和法律的论证。虽然中世纪的黑死病以及后来的梅毒在全球的传播也产生过巨大影响,但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因为一种单一的疾病而产生出如此之多的社会辩论和多元化的观点。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人免疫缺陷病毒 - 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心血管系统疾病

如您对本篇文献感兴趣,请联系红枫湾助手获取全文。


相关链接: